字体在艺术作品集排版中的设计,
不是science,而是Art
那么,什么是字体排版设计?
拼写正确,信息传达准确就够了吗?
不同字体在作品集中会带来不同视觉效果吗?
字体排印
英文称Typography,是一种涉及对字体、字号、缩进、行间距、字符间距进行设计、安排等方法来进行排版的一种工艺。
为什么这么深究字体设计?
看到上面的定义,你可能觉得这和作品集的制作关系不大,其实,国外对字体排印的研究相当广泛,你以为一个好设计是怎么来的?不仅是欧美的艺术设计院校,比如SVA,LCC等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甚至日本的视觉传达导师比如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原研哉和多摩艺术大学的柴田文江,都会对typeface设计有极高的要求(柴田老师在这方面尤其严格,常要求一个typeface的误差不超过0.01)。
实际上,不仅是视觉传达专业会用到字体排印的相关知识,纯艺术、街头涂鸦、建筑用字、传播设计,交互动态设计中都会用到,以及所有作品集排版的过程中,关于字体的设计都非常重要。
字体排印方法?
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说明,字体设计的具体方法,先从英文字体排版技巧说起:
首先问:你真的了解文字的对齐方式对排版的影响么?
左对齐: 默认对齐方式,但正式场合采用左对齐的比较少见,大部分都是常见于非正式手稿,或者是非正式信件。
居中: 有醒目作用,一般用于突出和强调,通常用于标题。
右对齐:一般常见于比较专业的平面设计中,尤其是日本和台湾的平面设计中会比较常见,看起来清爽而又专业。
两端对齐:报刊杂志、课本中比较多见,样式比较单一,变化感较少,但比较整齐,在作品集说明的部分可以酌情使用。
字体的选择?
Serif Fonts:衬线字体
在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会有所不同
这种字体有复古
贵族的讲究感
比较常见于优雅别致的设计中
举例:
Sans Serif Fonts:非衬线字体
没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差不多,有点像微信常见的微软雅黑
有非正式、娱乐、年轻、易接近之感
最适于交互,数字媒介
举例:
衬线字体 Vs 非衬线字体
serif字体容易识别,它强调了每个字母笔画的开始和结束,因此易读性比较高,sans serif则比较醒目。在整文阅读的情况下,适合使用serif字体进行排版,比如英文的essay会被要求用times new roman,易于换行阅读的识别性,避免发生行间的阅读错误。
sans serif强调每一个字母,serif更强调于一个单词。
Script Fonts 手写体
有休闲、诱人、放松之感
不太适合用于正文
在拼贴的过程中可以酌情添加:
Decorative Fonts 装饰性字体
非正式字体,常见于婚礼请柬
但对于作品集制作而言只起到装饰作用为宜
说明段中尽量少用
关于字体选择的考虑因素,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
1. 有些字体适合作品集hardcopy,有些则只适合网上,现在有些字体比如Georgia 和 Verdana,很适合提交digital版本的作品集用,但放到纸面上打印效果则大打折扣。具体情况应该多咨询专业的排版的老师。
2. 有时候我们会过于追求美观,所以排完字体之后一定要多读,从易读性而不是单纯的美观性之外考虑自己的说明文字是否易于理解。
错误示范:字体本身很美,但不易读
3. 考虑字体的受众
如果是图片中出现字体(比如工业设计),它的读者是谁?是医生,是律师?是儿童?
如果是说明段中的字体,那么受众无疑是考官。
字体受众不同,设计也不同。
4. 尽量不要出现川流(具体见下图)
川流就像一段文字在左右两边裂开了,这是凑巧的情况,但如果出现了,应该想办法微调以避免视觉上的干扰。
5. 在整体性上,字体的布局与段落的行距之间,要格外注意连续性,块面感,整体感和图形化,尤其针对视觉传达设计来说,如果整体可以让人脱离于单纯的文字,而从图像的角度去看它,那么整体感上一定会有提升,这里给大家举些实际的例子:
好的字体排印可以使信息传播事半功倍,它所包含的学问不是从一大堆字体库中做一个随意的选择那么简单,所以需要同学们在看过今天的文章内容之后,对作品集的字体选择有重新的认识,并且多多练习。毕竟,关于排版设计并不是一个科学公式化的运用,也不是既定规则的束缚。